甘南藏族自治州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模式和效应研究
作者: 王娟娟  日期:2009-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机制 效应 甘南 模式 游牧人口定居 
描述: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属于青藏高原中部牧区与东北部农林区的过渡地带,西邻青海省,南接四川省,东部逐渐向陇南过渡,北连甘肃中部的黄土高原。全区以山地和高原地貌为主,与祁连山地一起构成甘肃省境内两个海拔最高的部分,草原是其主要的自然资源。 依托优势资源,以游牧方式从事的畜牧业成为甘南的产业主导。在渔猎文明时期,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思想观念依旧的情形下,游牧方式本身的弱质性不断暴露,其存在的外在条件正在消失,游牧向定居变迁成为历史的必然。就生态环境承载力而言,无论是从因子承载力来看,还是从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来看,较之以前,甘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降低,可持续发展阈值范围不断缩小,如果继续发展游牧畜牧业,甘南的草地生态环境系统将面临崩溃。基于这种状况,1986年甘南启动了关乎牧民千秋万代的大工程——游牧人口定居,游牧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是与定居项目的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 实地调研表明,游牧人口定居项目应当因时因地选择完善的机制体系做保证,这一机制体系由动力、运行、稳定、效益等四大机制组成,它们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互为基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其中,若有一个或几个机制不完善,定居工程的进程都会受阻,草地生态功能加速劣变的现状将难以扭转。本文依据甘南生态功能系统分区、草地类型及其功能价值、草地利用现状、现有生态保护措施等,提出并论证了游牧人口定居的不同模式:在草畜矛盾极为尖锐的生态脆弱区引导游牧人口进行完全定居;在自然条件差异大,生态退化较轻的地区鼓励采用半定居模式;在农业发展有一定基础、草地出现一定程度退化的牧区和退化严重的高海拔牧区实施混合定居。在完善的机制体系作用下,通过采用适宜的定居模式,作为一项保障性安居工程,游牧人口定居项目将凸现积极效应,表现在生活、生产、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通过长期的实践,这些效应已有初步展现。需要强调的是,效应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并以合力的形式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甘南游牧人口定居项目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如再社会化问题、寺院经济问题、定居牧民的社会关系、思想认识问题等,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游牧到农耕:哈萨克族生计方式选择和文化适应
作者: 汪俊  日期:2009-04-01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哈萨克族 文化变迁 生计方式 
描述:本文是笔者在深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查干布拉克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调查后完成的。本文主要以查干布拉克村为例,通过参与观察、人物访谈等研究方法,描述并分析了定居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探讨其变迁的原因及影响。以期对哈萨克族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有关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及学术界对哈萨克族文化变迁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查干布拉克村的背景情况,简述了村落的发展概况以及民族关系的现状。第三章论述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农牧业体制变革是哈萨克族生计方式变迁的重要因素。这一变迁历程伴随着牲畜种类与结构、牧养方式的变化、农作物品种改良、农用机械的改进等问题。第四章分析哈萨克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第五章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带来的影响。第六章余论,是对全文的总结。
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
作者: 李智君  日期:2005-04-15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陇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游牧民族,常常以掳掠的形式来弥补其内部人力、物力供应之不足。这样的行为就给周边富庶的农业地带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灾难。农耕民族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在中原内地与大漠草原之间,建立了一个防御性地带,即边塞地带。河陇地区在历史上就长期担任这一职责,从历代长城由陇右至河西都有分布就可见一斑。 因此沟通和防御就成了河陇历史文化产生地域差异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陇历史防御的层次性,即地域形胜的分层结构,揭示了这一结构对河陇社会空间格局的控制作用。事实上,为了达到边塞地带防御的有效性,塞内农耕民族力量与塞外游牧民族力量始终在反复的拉据中寻找双方在势力在空间上的均衡点。长城防线由陇右向河西、河套的推进与退守,正是双方势力对比变化在空间上的反映。这一反复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流。汉晋学术文化在边塞地带的扩展、壮大与衰落可以看作是农耕文化在边塞地带推进与后退的结果,而河陇历史语言地理也同样受制于这一过程,在三大高原之间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地理区域。传唱于河陇的“花儿”,其流变中的多元融会与分布格局,更是河陇多民族众手培育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域交流的“活化石”。作为庶民的程式化生活方式——民俗地理的研究,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与时间生活。如果说以上文化地理的研究体现了河陇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那么佛教地理的研究则更能看出边塞地带文化多元给异域文化在这一地域孵化、壮大与东传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佛教艺术以及高僧大德也因佛教所受各地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成果与人数不等佛教人士。相对佛教,民间信仰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就更大,因此河陇民间信仰有着及其浓厚的边塞特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在唐人的边塞诗意象中有着边塞环境寒苦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地域诗词意象的差异性。由此亦可觇见河陇文化外界感觉的形成。 由此可见,河陇文化是由多民族在这里冲突与融合中缔造的边塞文化,但其历史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农耕文化。
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
作者: 李智君  日期:2005-04-15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陇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游牧民族,常常以掳掠的形式来弥补其内部人力、物力供应之不足。这样的行为就给周边富庶的农业地带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灾难。农耕民族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在中原内地与大漠草原之间,建立了一个防御性地带,即边塞地带。河陇地区在历史上就长期担任这一职责,从历代长城由陇右至河西都有分布就可见一斑。 因此沟通和防御就成了河陇历史文化产生地域差异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陇历史防御的层次性,即地域形胜的分层结构,揭示了这一结构对河陇社会空间格局的控制作用。事实上,为了达到边塞地带防御的有效性,塞内农耕民族力量与塞外游牧民族力量始终在反复的拉据中寻找双方在势力在空间上的均衡点。长城防线由陇右向河西、河套的推进与退守,正是双方势力对比变化在空间上的反映。这一反复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流。汉晋学术文化在边塞地带的扩展、壮大与衰落可以看作是农耕文化在边塞地带推进与后退的结果,而河陇历史语言地理也同样受制于这一过程,在三大高原之间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地理区域。传唱于河陇的“花儿”,其流变中的多元融会与分布格局,更是河陇多民族众手培育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域交流的“活化石”。作为庶民的程式化生活方式——民俗地理的研究,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与时间生活。如果说以上文化地理的研究体现了河陇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那么佛教地理的研究则更能看出边塞地带文化多元给异域文化在这一地域孵化、壮大与东传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佛教艺术以及高僧大德也因佛教所受各地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成果与人数不等佛教人士。相对佛教,民间信仰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就更大,因此河陇民间信仰有着及其浓厚的边塞特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在唐人的边塞诗意象中有着边塞环境寒苦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地域诗词意象的差异性。由此亦可觇见河陇文化外界感觉的形成。 由此可见,河陇文化是由多民族在这里冲突与融合中缔造的边塞文化,但其历史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农耕文化。
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研究
作者: 李元元  日期:2010-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多元民族文化 河西走廊 互动 
描述: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从古至今,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有众多民族来此驻足、定居。在多样性民族实体介入的同时,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也随之进入了河西走廊地区。因此,河西走廊地区的多元民族文化互动一直持续发生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构筑了多元统一为特色的河西文化,成为我国地域文化中一幅壮丽的画卷。本文以河西走廊地区的阿克塞、肃北、天祝这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为调查点,对河西走廊的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表现形式、动因、模式及特点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由绪论和四章组成,绪论中主要对“文化”与“文化互动”这两个基本的概念作出了界定。第一章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概述,首先从自然地理、区域文化的角度阐述河西走廊在地理版图及历史文化版图中的位置;其次,对历史上河西走廊的民族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加以梳理,介绍了历史上曾活跃于河西走廊地区的几个民族及其文化特征;最后,从三个方面总结出河西走廊多元统一的地域文化特色。第二章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表现形式,本文以洛特曼文化符号域理论为视角,认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各民族文化符号域内各种文化符号之间的互动,本文主要从河西走廊宗教文化符号系统、语言文化符号系统及民俗文化符号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加以说明,并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城湾镇的汉、蒙文化互动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探讨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表现形式。第三章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动因。本章主要对推动河西走廊多样性民族文化互动的宏观动因与微观动因分别加以论述。第四章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模式及特点。首先,本文以河西走廊地区的阿克塞、肃北、天祝地区为例,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互动模式。其次,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河西走廊地区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主要特点。 本文的观点如下:一、关于河西走廊文化的特征。河西走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人文景观,千百年来许多民族定居、游牧于此,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建构了以多元统一为特色的河西走廊地域文化。二、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表现形式为各民族文化符号域中的各种文化文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三、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是宏观动因与微观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动因主要表现在:①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推动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自然基础。②河西历史进程是推动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人文基础。③现代化进程是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社会推动力。河西走廊各民族成员的跨族籍文化实践行为是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最直接的微观动因。四、河西走廊多元文化互动的模式主要有接触性互动模式、深入性互动模式与嵌入性互动模式三种。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各种民族文化都有各自比较固定的地理区位。②在民族文化互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民族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③汉文化是引导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核心力量。
水帘洞石窟群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作者: 宋元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水帘洞石窟 艺术特点 文化内涵 
描述:石窟艺术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佛教是一种信仰,也是具有一定内容的文化现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带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又表现了佛教文化,石窟艺术极大影响了广大群众的审美心理,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一个部分。水帘洞石窟群地处黄河支流渭河上游的北岸,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一处十分重要的佛教艺术圣地。水帘洞石窟群是将浮雕、窟龛、悬塑、壁画相结合,融历代佛教思想和艺术于一体的一处露天石窟寺群,在全国石窟艺术宝藏中极为珍贵。它既是记载武山宗教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传承武山及秦州大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不言而喻。 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借助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水帘洞石窟群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水帘洞石窟壁画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法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布局的统一性等。雕塑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秀骨清风的西魏佛像雕塑艺术特色又有圆润、丰满、秀美的北魏雕刻艺术特色,还有宋代以来清秀雍容的新的艺术风格。水帘洞石窟群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 1.水帘洞石窟群是儒、释、道三教相结合的产物。 2.水帘洞石窟群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草原文化:北方游牧文化的发展
作者: 奎曾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艺术遗产 草原文化 畜牧业生产 内蒙古草原 经济生活 文化审美 游牧经济 畜牧业经济 中原农耕文化 匈奴人 
描述:
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
作者: 哈斯巴根  日期:2005-05-20 来源 :内蒙古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牧交错 区域社会史 18 鄂尔多斯 移民 20世纪前期 准噶尔旗 
描述:20世纪,清代蒙古史和近代内蒙古地区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18-20世纪前期蒙古史、内蒙古区域社会史和移民史领域的研究尚为薄弱,有许多问题还须深入研究和解决。18—20世纪前期是内地汉族向内蒙古移民的重要时期,也是当地蒙古族与汉族移民从冲突、磨合到共处的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鄂尔多斯地区形成了新的独特的区域社会文化。研究这段汉族移民史,对追溯近代蒙古地域社会的由来及揭示其演变历程都有重大意义。 全文由导言、序章、正文、结语四个部分组成。导言交代了选题及其意义、论述范围与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所用主要史料。序章叙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上的农牧交错带形成及演变情况,是正文的背景部分。第一章从“雁行”阶段开始探讨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过程。包括汉族移民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的时间、规模和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问题、清廷的禁令、移民的环境适应、经济生活、定居与村落化、移民人口估算等内容。第二章比前人更加深入地论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社会制度的演变情况。其中围绕移民和蒙汉交涉案件的管理、处置,对理事司员、总甲和牌头、达庆和达拉古等新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蒙旗制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揭示出扎兰、苏木章京制逐渐被达庆、达拉古制所取代的史实。第三章考察了作为蒙汉关系的焦点——土地关系问题,更加清楚地勾勒出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土地关系的特点和变迁轨迹。认为原先的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制度是游牧状态下的总有制,随着移民的进入产生了分割所有制,这也是移民获得永租权和蒙古人逐渐失去实际上的土地占有权的过程。但这种过程的实现并不顺利,蒙古人也为保护自己的土地所有权而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抵制汉族移民的冲击。第四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带的社会面貌。依据蒙古文档案中的很多有趣的记载,深入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区风俗信仰的变化、债务与贫困化、灾害与救济等社会现象,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结语中对移民问题与社会变迁研究作了批判性思考,指出农牧交错区域研究的诸多优点,并明确了农牧交错区域的性格特点。 本文首次系统利用清代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蒙古文原始档案。该档案被收藏于内蒙古档案馆,共94卷,138册,数百万字。其中笔者摘抄近40万字,文中直接征引达130多件。另外,论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方法,探讨了作为农牧交错带组成部分的鄂尔多斯地区(以准噶尔旗为中心)的社会变迁。文中所用的“农牧交错”是一种新的角度。鉴于前人移民史研究的薄弱点,本文把研究视角集中于蒙古社会本身的变迁。对流行已久的“汉化”、“沙漠化”等概念的利用提出批评性意见,探求蒙、汉两族共建的“农牧交错”新区域文化的性格特征。
藏族游牧文化与影视元素关系研究
作者: 周草  日期:2010-03-01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影视元素 少数民族电影 藏族游牧题材电影 藏族游牧文化 有机结合 
描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影视艺术殿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藏族游牧题材电影又是少数民族影视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但目前,我国的藏族游牧题材电影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何运用影视艺术这个当前最普及也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来充分挖掘、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从而在丰富我国影视艺术类型、满足观众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同时,促进藏族游牧文化的传播、传承,是摆在影视创作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在这篇论文中,首先阐述了青藏高原藏民族的游牧文化的内涵,它是由特殊的地理条件所孕育的一种极具动态性与变化性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藏传佛教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民情风俗等。接着分析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现元素,其中影视最重要的美学特性也即它的魅力所在就是运动性,而这恰好与游牧文化内蕴的动态性相吻合。继而论述了如何运用影视艺术的视觉、听觉、运动三大表现元素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实现两者和谐、有机的高度结合,并具体分析了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游牧题材电影作品,探讨它们是如何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的。最后针对我国藏族游牧题材电影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笔者以期通过这篇论文,能够对藏族游牧题材电影的创作、发展有所裨益。
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些认识
作者: 吴伊娜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文化交流 多元文化 文化对抗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描述:
< 1 2 3
Rss订阅